平层定增(业绩亏损的上市公司能定增吗)
内容导航:
1、什么是定向增发?定向增发的风险在哪里?投资流程怎么样?
一、什么是定向增发?
已经上市的公司,如果为了融资而发行新股,被称为再融资。定向增发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再融资手段,意为:上市公司向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新股,募得资金通常被上市公司用来补充资金、并购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等。
参与定增的玩家主要是大的机构投资者——10名以内的投资人提供几亿到几十亿的资金,购买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新股。
上市公司定增新股票有如下几个特征:
1、投资人不超过10名;
2、定向增发股票的价格相比二级市场价格一般有6-8折的折让;
3、投资者通过定增持有的新股12个月内不得转让,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认购的,36个月内不得转让。
二、上市公司为什么要定向增发新股?
定增已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手段,经益财网投研中心的统计,其总体融资额不断扩大,已超过IPO成为A股市场第一大融资来源。同时作为再融资手段的一种,相比配股不仅不会造成股价大跌,而且还会明显刺激股价上升。
而且,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不需要经过繁琐的审批程序,对公司没有盈利要求,也不用漫长地等待。并且采用定向增发方式,承销佣金大概是传统方式的一半左右。对于一些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的公司而言,定增是一个关键的融资渠道。
三、投资人怎么看定向增发?
定向增发在经投资人竞价的定价机制中,投资人对最终定价有一定的影响力。而折价定价使得投资人能获得比其他投资者成本更低、安全边际更高、投资风险更低的综合优势,达到比二级市场的股票投资者赚得更多、亏得更少的投资效果。
对参与定增的投资人来说,可以凭借这种简单和低成本的方式进入高成长公司或行业,轻易获得公司和行业高速发展带来的利润。而且上市公司一般会与参与定增的投资人签署保底或回购协议,来保障投资人的收益。
四、定向增发股票是利好还是利空,对股价的影响怎样?
可以说,能够得到证监会审核通过进行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一般都是基本面相对较好的公司,定增的股票本身质地较优,一般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同行业股票中有较好的超额收益能力,具备长线投资特点。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往往意味着优质资产的注入、各方面资源的整合、强力的资金支持等长期利好。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实施并购或者整体上市,定向增发极有可能给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
比如鞍钢向鞍钢集团定向增发,然后再用募集资金反向收购集团的优质钢铁资产,由此不仅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关联交易问题,而且还迅速提升了鞍钢的经营业绩,增厚了每股收益,推动股价快速上涨。更为重要的是,定向增发的股权一般锁定期只有一年,投资周期短且收益丰厚。目前投资人对公司拟定向增发的股份的需求相当旺盛。
五、定增的折价率到底有多少?
投资定增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够折价买入已上市企业的股份。折价包括两部分:首先,定增的价格通常以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9折为底价。其次,定增方案公布后,股价往往上涨。因此待定向增发实施完毕时,股票在二级市场的价格已经远高于定增的价格。这之间形成的差价称为折价。
根据统计的历年定增结果分析,大部分年份的平均折价率在16%以上,其中2009年、2010年和2014年以来的平均折价率超过20%。20%的折价率意味着产品刚成立就有25%左右的浮盈在手,非常诱人。当然,投资定增产品也是有风险的。2011-2012年,受熊市影响,很多定增项目价格确定后,二级市场的股价一路下跌,以致定增的折价逐渐被磨平甚至破发。2012年是特殊的一年,平均定增折价率为-0.22%。
从2009年以来的定增项目的折价率分布情况来看,42%的定增项目折价率在10%-30%区间,24.5%的定增项目折价率在30%以上。15.86%的定增项目折价率在0-10%区间,17.4%的定增项目折价率小于0。可以看出,大部分定增项目具有较高的折价率,能够提供较厚的安全垫,但是投资定增也是有风险的,在投资的时候要选择真正有价值的标的。
六、定向增发锁定期结束后,平均收益是多少?
定增项目通常有1年时间的锁定期。以增发公告日来划分定增所处年份,以定增股份上市日的股价来计算项目的退出收益率,根据益财网投研中心的数据,2009-2013年的定增平均退出收益率分别为78.90%、45.67%、4.98%、29.48%和39.13%。数据表明,2009年以来每年的定增平均退出收益率均为正值。2009年定增平均收益率最高,达到78.9%除了2011年,其余年份的定增平均退出收益率均在29%以上,显示出定增项目较高的盈利能力。
2011年定增平均退出收益率仅为4.98%,这主要是受到2011-12年的熊市影响。2012年12月上证综指最低跌至1949点,与2011年4月的高点相比跌幅高达36%。2011年全年上证综指跌幅为21.7%,在股票普遍大幅下跌的背景下,定增平均退出收益率仍然为正,表现出较好的相对收益。
七、只有百万资金,如何参与定增?
定增市场是典型的机构投资市场,单笔投资金额远远超出个人投资者的资金能力。所以参与定向增发的玩家大多是股票市场上的主流投资机构。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公司、资管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社保基金等。
普通投资人可以通过阳光私募、信托、资管和公募专户等发行的定增产品参与定向增发。这些产品可将参与门槛降到一百万。不过,对于门槛更低的定增策略产品,投资人需要格外谨慎。另外,定增产品一般都有15-18个月的资金封闭期,期间不能赎回资金,所以选购前需要考虑清楚。
定增投资是介于PE投资、IPO投资、二级市场投资之间的一种投资方向,也可以定义为一级半市场投资产品,兼具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特点。与一级市场投资产品相比,具有更好的流动性,与二级市场投资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在中国资本市场现行体制不发生大的改变之前,定增投资是非常适合于资金规模较大、风险偏好较低、收益预期较高的稳健型投资者,排除短期市场扰动因素、专注进行中长期价值投资的权益类工具。
八、哪些因素会影响定增产品的收益?
除了折价率,定向增发投资收益率受大盘同期涨跌幅的影响更大,权重达到70%。
如果要对某一具体的定增投资的成败影响因素按重要性排序,股票市场大盘的点位及后续运行趋势可排第一,其次是拟投资目标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状况,再次则是拟投资目标公司自身的基本面状况及其股票的特质。
可以说,机构投资者实施定向增发项目投资时大盘的点位、估值水平、后续走势决定了大部分定向增发投资项目的盈亏及盈亏水平。
在股票市场整体估值水平横向、纵向比较都相对合理或低估时,投资获益的概率很大。如果股票市场整体在高位下行机率较大,则应停止投资。同时,机构投资者还应注意在拟投资目标公司所处行业及公司自身的估值均处于合理水平或低估时进行投资,而不是相反。
九、什么时候投资定增产品最好?
从获得绝对收益的投资需求出发,在股市底部区域折价买入优质上市公司的股票,之后股市进入牛市周期,投资者长期持有股票至解禁后变现卖出,定增投资获利的概率及获利的幅度最好。
从获得超额收益的投资需求出发,在股市盘整周期投资定增项目,获取超额收益的机率最大。
在股市已经明显进入牛市周期时投资定向增发策略产品,投资跑输大盘的概率反而更高。你问会不会亏?只要选股注意攻守搭配,20-50%的收益是 行业标配。目前,股票定增价格一般较市价有7.5-8.5折的折扣,折价率为定向增发投资提供了一定的安全边际,也是定向增发能够获得超额收益的重要来 源,通过限售换取折价的规则仍然存在。
自2007年10月份的6124点以来,上证指数已经在2000点附近徘徊了7年之久,大部分上市公司都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部分劣质股票价格也被市场所反应,由于锁定期的存在,定增与二级市场具有跷跷板效应,因此,目前拿部分处于价格低位的定增项目相对安全。
十、选择定增产品应该注意什么?
应该关注定增产品是否有风险对冲安排。定增投资是一种单边做多的投资品种,应利用股指期货、衍生品等组合投资工具、投资策略、投资方法达到发挥定向增发投资的优点、防范其缺点的目的。这样一来,定向增发投资就可成为适用于股票市场上升、盘整、下跌全行情走势的业务与盈利模式。
定向增发投资是一次性买卖,要想获得好的投资收益,买得好很重要,而卖得好也同样决定最终的投资业绩。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策略和历史业绩是很重要的考察方面。
要考虑定向增发资金用途。当所募集资金被用于非主营业务或进行研发时,其风险往往偏高,可能为投资者带来损失。
尽管定向增发产品有较高的收益,但是其中也暗藏风险,由于定增产品合同条款较为宽泛,产品管理人具有很大自主权,如果上市公司选择上出现问题,投资者就会蒙受巨额损失。所以,回款之前,不妨要求产品发行方将你参与定增的股票或股票池发过来看一下。
2、明白为什么上市公司都选择定向增发了,而不是配股
假设有家公司的股票现在交易价格是15元/股,现在这家公司要搞一次定向增发或者非公开增发,以10元/股的价格发行1亿股。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号称非常看好增发募集资金所投资的项目,所以要参与认购增发,另外还有一些张翔的爸、李翔的妈、这个牛散、那个私募也看好这个项目,大家凑凑就把这1亿股增发给认购了。
现在的问题是这批人真的一共拿出10亿元现金把这1亿股增发的股票买回去了吗?一般不是这样的。通常的做法是这批人会拿出2亿现金,另外再向证券公司借8亿资金,凑成10亿把这1亿股增发的股票买下来。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一、因为向券商借钱了,所以这1亿股股票得押在券商那里。不过这也无所谓,因为定向增发或非定向增发一般都有锁定期,在锁定期里面反正也不能抛;二、像这种借钱利率一般是比较高的(比方说年利率7%。知道了吧?银行、信托为什么能给理财产品支付远高于定期的利率),那么以年利率7%借了8亿元资金,每年得支付0.56亿元的利息给券商,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不过这些增发认购者自有办法,他们买这1亿股股票时还是掏了2亿元真金白银的,因此股票全部押在券商那里好像多了点,他们会和券商商量:把其中的0.2亿股拿出来由他们自由处置。
他们拿到的这0.2亿股股票按照市价15元/股算市值是3亿元,拿到银行抵押贷款1.5亿元因该没什么问题,那么有了这1.5亿元现金之后每年付给券商0.56亿元利息就绰绰有余。上市公司圈到10亿大洋后得懂规矩,这里面券商是出了大力的,喝水不忘挖井人,得拿出5亿来认购券商的理财产品。
券商自然也不会白占上市公司资金,理财产品的利率也是不低的(比方说年利率5%),5亿一年就是0.25亿元,上市公司的业绩也提高了。皆大欢喜,一次定向增发或者非公开增发圆满完成。我们不妨从增发认购者、上市公司、券商的角度来看看各自的现金流情况。
先说增发认购者:他们最初拿出2亿元真金白银、后收到1.5亿元银行抵押贷款,虽然每年得支付券商0.56亿元利息,不过不管怎样实际的现金净流出远远少于名义上的10亿元,也就是1-2亿元的事。
再看上市公司:收到了10亿元增发款、但流出5亿元认购券商理财产品,现金净流入5亿元,每年还能收到0.25亿元理财产品的利息。
券商:券商借出8亿元、卖理财产品收回5亿元,所以现金净流出只有3亿元,每年会收到增发认购者付来的0.56亿元利息、但须从中拿出0.25亿元付给上市公司(理财产品利息),所以每年实际收到的利息是0.31亿元利息。投出去3亿元,每年可以收到0.31亿元利息,这是什么收益率啊?都超出10%了,券商的业绩能不好吗?
过了一、两年之后,增发股票解冻了。我们假设这时的市场不太好,这家公司的股票在这一、两年之内竟然没涨,还是15元/股。即便如此,增发认购者的收益还是很丰厚的,我给大家算算。既然解冻了,那么就能抛了,1亿股股票按15元/股的市价抛掉之后得到15亿元现金,还掉向券商借的8亿元,还剩7亿元。
这一、两年里面付给券商、银行的利息有1亿多,同时这一、两年里为张罗这些事饭没少吃、礼没少送,就算花掉将近1亿元吧(知道了吧?为什么高消费场所总是不缺顾客,工作需要啊。),另外最初他们曾拿出真金白银2亿,7亿元总共扣掉4亿元后还有3亿元。
这可是净利润啊,是当初拿出2亿元认购增发所得到的净利润,尽管二级市场股价没涨、还是增发时的15元/股,但增发认购者的投资收益已经是150%了!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万一增发股解冻的时候二级市场不好、跌破发行价了,比方说股价只有8元/股了,那怎么办?
别急,那些增发认购者也有办法应对的,比方说他们可以借几天的过桥贷款先把借券商的8亿给还了,还了之后抵押在券商那里的0.8亿股股票就可以拿出来了,拿出来之后向银行抵押贷款贷个3-4亿。
另外还可以跟银行说增发募集资金投资的项目快要建成了,开工生产后需要一些流动资金,再贷个3-4亿的流动资金贷款吧,两笔贷款把过桥贷款还了,帐又平了。新贷的款通常是一年左右,等到时候再说吧。
如果过了一年之后市场仍然低迷,公司的股票价格仍然在增发价10元之下,那么索性再搞第二次增发,理由是前次增发募集资金投资的项目已经开始生产了,但是这几年市场情况有变,利润比预想的差,需要往上游发展,打通产业链,自己生产原料,那样才能提高利润率,所以打算再增发一次投资二期工程。
我不知道大家听明白了没有?如果明白之后,那么下面几个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
1、如果券商不能够通过收益互换为这些号称要认购定向增发或非公开增发的人融资的话,那么上面这个游戏玩起来是不是会有问题了。
2、老股民一定都记得以前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方式是配股和公开增发,而这几年这些已经很少了,普遍看到的是定向增发和非公开增发。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上市公司配股融资基本要求:a.经注册会记师核验,公司最近3个会记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相比,以低者作为加权平均资产收益率计算依据;设立不满3个会记年度的,按设立后的会记年度计算;b.公司一次配股发行股份总数,原则上不超过前次发行并募足股份后股本总额的30%;若公司具有实际控制权的股东全额认购所配售的股份。可不受上述比例限制;c.本次配股距前次发行的时间间隔不少于一个会记年度。首先,不管是配股,还是公开增发,实施配股或公开增发融资的上市公司或控股股东,与投资者是利益共同体,有动力经营好上市公司,业绩不佳,股价会跌破配股价或增发价,无法收回投资,获得回报,股民若不看好配股投资项目前景,还可选择卖出股票,不参与配股与公开增发;其次,按照实施配股的基本条件,许多绩劣公司是无法达到基本条件,更别说实施配股融资圈钱的,达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避免了劣币驱逐良币与买壳炒壳等投机行为。其三,按照非公开增发的规定要求:发行对象不得超过10人。非公开增发首先完全剥夺了股民的选择权和表决权;其次,非公开增发公告日期不确定,上市公司作为增发收益者,完全有动力向参与非公开增发的操作者和利益方的进行利益输送与暗箱操作,损害投资者利益,助长了不劳无获、坑蒙拐骗、无心干实业、挣快钱的不正之风,进一步加剧实业空心化。
3、说实话很多上市公司的老总整天琢磨的就是这些事,尤其是长期业绩不佳、长期微亏的公司,至于上市公司的生产,能维持就行。老总关心的是怎么用股票作为筹码通过所谓的资本运作为自己挣钱。
4、世面上极少看到这种层面上的、比较贴近实际情况的研究报告,而看到的一些分析都是什么:增发价是10元/股,所以10元这里有强劲的支撑;什么大股东踊跃认购增发的股票,表明对上市公司对后市非常看好等等。你知道了上面的这些后是不是觉得这些话都是莫名其妙的糊涂话?
事实上上市公司拿到了好几个亿的增发款之后不一定真的做募招时说的那些事,里面也有一套玩法,简单介绍一下玩法:用IPO或增发所得的部分资金购买银行1年或几年期理财产品,从银行获得理财产品收益凭证,用此收益凭证反向抵押给银行进行贷款,提前将这笔资金套出,同时向银行说明此笔贷款的获得方为上市公司在海外离岸市场(通常为香港、新加坡等地)注册的分公司(壳公司),离岸分公司再通过离岸人民币市场将该笔资金及大部分收益套回国内,贷款资金再次购买理财产品,所得收益购买房产,如此反复操作套利(这是人民币升值时的套利方式,现在进入人民币贬值周期,再通过低价出口,高价进口的方式使部分外汇滞留国外),以后有机会再说吧。总而言之,这就是现在所谓的资本运作,大家有点感觉了吧。股东玩资本运作,股民玩题材差价。
3、股票定增是利好还是利空
百度地图
4、股票定增什么意思
定增,就是定向增发:是增发的一种形式.是指上市公司在增发股票时,其发行的对象是特定的投资者(不是有钱就能买).
定向增发属于再融资的一种,国内目前一般都是低于当前股价来发行的,而定增的对象也有一定冻结期,在那之前不能够卖出股票,以保证二级市场的稳定和公平。
5、一般公布业绩后多久可以定增?有规定吗?
本身电力能源类股没经炒做过的股票类 一直也没听过哪天电力普涨一次的 所以报告的620%增长 一定市场认为是高估了 在加上主力的洗下盘 也就下来了 就算16块钱 你全年业绩4毛钱 静态的还40倍呢 你看下电力股票整体的才多少...
持有拿着 我一般认为不因消息面而买或卖股票 本身船没稳上下船的人都不能上下的 说不定今年冷 电力股要有段行情呢
6、股票定增是利好还是利空
定向增发,是指非公开发行即向特定投资者发行,实际上就是海外常见的私募。
对于流通股股东而言,定向增发应该是利好。
定向增对上市公司有明显优势有可能通过注入优质资产、整合上下游企业等方式给上市公司带来立竿见影的业绩增长效果;也有可能引进战略投资者,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由于“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百分之九十”,定向增发基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
同时定向增发降低了上市公司的每股盈利。因此,定向增发对相关公司的中小投资者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好者可能涨停;不好者,可能跌停。判断好与不好的判断标准是增发实施后能否真正增加上市公司每股的盈利能力,以及增发过程中是否侵害了中小股东利益。
如果上市公司为一些情景看好的项目定向增发,就能受到投资者的欢迎,这势必会带来股价的上涨。反之,如果项目前景不明朗或项目时间过长,则会受到投资者质疑,股价有可能下跌。
如果大股东注入的是优质资产,其折股后的每股盈利能力明显优于公司的现有资产,增发能够带来公司每股价值大幅增值。反之,若通过定向增发,上市公司注入或置换进入了劣质资产,其成为个别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或向关联方输送利益的主要形式,则为重大利空。
如果在定向增发过程中,有股价操纵行为,则会形成短期“利好”或“利空”。比如相关公司很可能通过打压股价的方式,以便大幅度降低增发对象的持股成本,达到以低价格向关联股东定向发行股份的目的,由此构成利空。反之,如果拟定向增发公司的股价跌破增发底价,则可能出现大股东存在拉升股价的操纵,使定向增发成为短线利好。
因此判断定向增发是否利好,要结合公司增发用途与未来市场的运行状况加以分析。一般而言,对中小投资者来说,投资具有以下定向增发特点的公司会比较保险一是增发对象为战略投资者,定向增发有望使公司的估值水平提高,进而带动二级市场股价上涨;二是增发对象是集团公司,有望集团公司整体上市,消除关联交易;三是增发对象是大股东,其以现金认购,表明大股东对上市公司发展的信心;四是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较好且建设期较短的公司;五是当前市价已经跌破增发价或是在增发价附近等,且由基金重仓持有。
7、定向增发自己公司可以认购吗?
定向增发的情况下,大股东,公司股东都是可以认购的,或是通过定向增发引入财务投资者,战略投资者,但是您问到自己公司可以认购吗,假如要是自己增发,自己认购 ,左右手倒腾,那是不允许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本文由作者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kpjq/167917414986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