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3分钟教会你判断创业板指数基金哪个好】
; 创业板指数基金虽然风险相对于货币基金等来说较大,但因其成长空间大,投资回报潜力也大,也经常被投资者关注。本篇为您介绍怎么判断创业板指数基金哪个好,供大家参考。
一般说来,我们在考虑创业板指数基金怎么买的时候会首先看基金规模。通常认为,创业板指数基金的规模是越大越好。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并不是说一定要选创业板指数基金规模最大的,而是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建议优先考虑选择基金规模大的。
二看基金成立时间。业内有句话说得好,“没有经历过牛熊市的基金不是好基金”。经历过股灾、熔断之类的考验而依旧顽强生存的基金,说明其市场适应能力很强。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大自然法则同样适用于基金投资市场。所以我们考虑创业板基金怎么买怎么选择的时候,成立越早的基金,越值得考虑,越值得拥有。
参考“三不选”原则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看”之外,要想判断创业板指数基金哪个好,还需要参考以下三个原则:
一不选:不能完全跟踪创业板指数的基金不选。有些基金是选择了创业板中的几个或者几十个来组合成ETF,这类基金严格意义上说并不属于指数基金。如果不是由经验丰富、能力特别强的基金经理来管理的话,不太建议去选择。
二不选:场内ETF基金不选。可能有很多人对此不理解了。不是说场内的基金手续费便宜么?别急眼,关于创业板基金怎么买怎么选择这个问题可能每个人理解的不一样,但是其实从定投的角度来说,场内基金定投的话是必须手动投资的,而且手续费的优势更适合大笔买入,如果是定投的话,场内ETF基金并不十分划算哦。
三不选:分级基金不要选。通常这样A类B类的分级基金并不是完全跟踪创业板指数,而且容易出现涨跌高低起落大的情况,对风险承受能力不够强的投资者的小心脏可不太好呢,也不太适合定投。
编后语:综上所述,要判断创业板指数基金哪个好,可以参考“两看三不选”原则来进行。
【a股熔断机制取消了吗?】
a股取消了熔断机制,不过还有a股熔断的相关规则,并且交易所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实时暂停股票交易。a股熔断条款设置了5%和7%两个阈值,当指数下跌5%时,交易所暂停交易15分钟,当指数下跌7%时,交易所暂停交易至收市,不过近几年一直都未实际实施这个规则。
需要注意的是新股上市交易没有涨跌幅限制(沪深两市上市首日没有涨跌幅限制,创业板和科创板上市前5个交易日没有涨跌幅限制),但设有临时停牌机制,临时停牌就是熔断机制,沪市新股上市首日涨跌幅为44%,当沪市新股上市首日涨跌幅达到规定的限制,停牌30分钟。
深市新股上市首日盘中涨幅与开盘涨幅之差首次达到10%时,交易所对其实施临时停牌30分钟,创业板和科创板新股上市盘中涨幅与开盘涨幅之差首次达到30%,停牌10分钟,复牌后涨跌到60%的,再停10分钟,不过停牌的时间不管多长,都要在14:57复牌。
【A股的熔断机制】
2023年1月4日,A股新年首日触发熔断机制!新年首个交易日两市低开低走,午后两市持续下挫,13:13分, 沪深300跌5%触发熔断,三家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暂停交易15分钟。 创业板指暴跌超7%。
13:28,两市恢复交易,随即沪深300指数跌逾7%,触发熔断机制最高阀值,两市逾千股跌停,A股将暂停交易至收市。
2023年1月1日,A股正式开始实施熔断机制。根据此前中金所发布的细则,股指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即每日价格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7%。基准指数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上涨或者下跌未达到 5%的,股指的价格波动限制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5%。
2023年1月7日,早盘9点42分,沪深300指数跌幅扩大至5%,再度触发熔断线,两市将在9点57分恢复交易。开盘后,沪深300指数再度向下,最大跌幅7.21%,二度熔断触及阈值。这是今年以来的第二次提前收盘。
证监会称,熔断机制不是市场大跌的主因,但从近两次实际熔断情况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熔断机制又有一定“磁吸效应”,即在接近熔断阈值时部分投资者提前交易,导致股指加速触碰熔断阈值,起了助跌的作用。权衡利弊,目前负面影响大于正面效应。因此,为维护市场稳定,证监会决定暂停熔断机制。
2023年1月11日,指数熔断制度暂停的第二个交易日,也是2023年的第6个交易日,A股再次暴跌至“熔断阈值”,两市再现千股跌停。沪指自1月4日当天开盘的3536.59点一路暴跌至昨天的收盘点位3016.70点,跌幅14.7%,创业板更是自2706.28点暴挫至2106.36点,跌幅高达22.1%。6个交易日,A股三天上演千股跌停,场面之惊悚,史上罕见。
【创业板指有没有熔断机制】
创业板指没有熔拿仿断机制。
熔断机制(CircuitBreaker),也叫自动停盘机制,是指当股指波幅达到规定的熔断点时,交易所为控制风险采取的暂停交易措施。
国外交易所中采取的熔断机制一般有两种形式,即“熔即断”与“熔而不断”。
前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交易暂停,后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随后判备的一段时间内买卖申报在熔断价格区间内继续撮合成交。国际上采用的比较多的是“熔即断”的熔断机制。
创业板市场可以称为二板市场,也可以称为第二股票交易市场,它是不同于主板市场的掘敏毁一个证券市场,但都是股票发行和交易的场所。
【a股熔断是哪一年的事情】
a股熔断是2023年,熔断机制是A股在完善股市制度上的一次失败探索。
2023年1月7日,注定是被载入A股历史的日子。7日早盘两市大幅低开,开盘仅12分钟,沪深300指数暴跌5.38%,触发熔断机制,两市暂停交易15分钟。9时57分起开始恢复交易后,股指直线下探,沪深300指数达到7%的阈值,二次触发熔断,A股提前收市。全天交易仅15分钟,创造历史。
拓展资料:
“熔断机制”(Circuit Breaker)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是指为控制股票、或其他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风险,为其单日价格波动幅度规定区间限制,一旦成交价触及区间上下限,交易则自动中断一段时间(“即熔断”),或就此“躺平”而不得超过上限或下限(“熔而不断”)。
狭义则专指指数的“熔断”。之所以叫“熔断”,是因为这一机制的原理和电路保险丝类似,一旦电流异常,保险丝会自动熔断以免电器受损。而金融交易中的“熔断机制”,其作用同样是避免金融交易产品价格波动过度,给市场一定时间的冷静期,向投资者警示风险,并为有关方面采取相关的风险控制手段和措施赢得时间和机会。
国外交易所中采取的熔断机制一般有两种形式,即“熔即断”与“熔而不断”;前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交易暂停,后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买卖申报在熔断价格区间内继续撮合成交。国际上采用的比较多的是“熔即断”的熔断机制。
我国股指拟将引入的熔断制度,是在股票现货市场上个股设置10%的涨跌幅限制的基础上,为了抑制股指市场非理性过度波动而设立的。按照设计,当股票指数的日涨跌幅达到6%时,是沪深300指数交易的第一个熔断点,在此幅度内“熔而不断”,在到达“熔断”点时仍可进行交易10分钟,但指数报价不可超出6%的涨跌幅之外。
10分钟之后波动幅度放大到10%,与股票现货市场个股的涨跌停板10%相对应。
熔断机制最早起源于美国,美国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曾在1982年对标普500指数合约实行过日交易价格为3%的价格限制。但这一规定在1983年被废除,直到1987年出现了股灾,才使人们重新考虑实施价格限制制度。
1987年10月19日,纽约股票市场爆发了史上最大的一次崩盘事件,道琼斯工业指数一天之内重挫508.32点,跌幅达22.6%,由于没有熔断机制和涨跌幅限制,许多百万富翁一夜之间沦为贫民,这一天也被美国金融界称为“黑色星期一”。
1988年10月19日,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与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了纽约股票交易所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熔断机制。根据美国的相关规定,当标普指数在短时间内下跌幅度达到7%时,美国所有证券市场交易均将暂停15分钟。
2023年6月份,中国股市出现了一次“股灾”,股市仅用了两个月从5178点一路下跌至2850点,下跌幅度近达45%。为了抑制投资者可能产生的羊群效应,抑制追涨杀跌,降低股票市场的波动,将使得投资者有充分的时间可以传播信息和反馈信息,使得信息的不对称性与价格的不确定性有所降低,从而防止价格的剧烈波动。中国证监会开始酝酿出台熔断机制。
【股市融断机制是什么意思?直接一点,明白一点。谢谢】
大盘跌5点停牌15分钟,大盘跌7点停牌到收市!